記者對海口部分外科醫生的手術經歷展開調查
  連續做十多個小時手術是家常便飯
  本報訊 近日,網絡上一組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3名外科醫生歷時32個小時手術、累癱躺在地上的照片引起廣泛關註。海口的外科醫生是否也如此?在長時間的手術過程中,醫生怎麼吃飯、休息?昨日,記者對海口部分醫院外科醫生的工作情況展開調查。
  記者 金兆芹 實習生 蘇倩文/圖
  劉蘇
  連續做15小時手術後雙腿都邁不動了
  海口一家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醫師劉蘇從醫40年,每年至少有100多台手術。在心臟外科的手術中,手術時間較長的是慢性縮窄心包炎、主動脈瘤手術等手術, 10個小時以上的長時間手術,每年劉蘇都要接到20到30台。劉蘇說,“連續做十多個小時手術”對他來講就是家常便飯。
  劉蘇介紹,去年12月,他給一個患了慢性縮窄心包炎的患者做手術就做了15個小時。上午8時30分進入手術室,晚上11時30分才出來,總共15個小時。在此期間,劉蘇及助理醫生沒有休息一分鐘,更別提吃飯,水都沒有時間喝一口。劉蘇說,在手術期間,手術室內的任何物件都是經過消毒的,喝水、吃飯是不可能的事情。由於精神高度緊張,也不會感覺到饑餓和口渴。他所在的科室是心臟外科,作為主刀的他在手術期間無法輪換休息,在那天的手術結束後,站在腳凳上的他需要跨過醫療器械才能下到地面,可他的雙腿都邁不動了,需要護士幫忙把他的腿抬起來放在地上,當天他和助理醫生從手術臺上下來,衣服全濕了,大家都癱倒平躺在地上。一名助理醫生由於勞累過度,水都喝不下去,一直感覺想嘔吐。
  劉蘇說,手術過後,渴和累是當時最明顯的感覺。現在頸椎病、腰痛等已經是他的職業病了,每次十幾個小時的手術下來,腰都疼得不行。雖然工齡已經有40年,經驗十分豐富,但劉蘇依舊感覺工作的壓力很大。劉蘇介紹,優秀的心臟外科專家,為患者術前檢查、準備等都需要做到位。
  海口另一家醫院神經外科醫生陳強說,他今年42歲,在神經外科已工作19年,做過最長時間的手術是20多個小時。他說,像這種長時間的手術通常會有醫生輪換,然後喝點牛奶等來補充能量。雖然有時候不想吃東西,但做手術身體是基礎,自身狀況不好會影響手術效果,一般都會強迫自己吃點東西。作為主刀醫生,在註意力非常集中的狀態下是根本不可能犯困的。“醫生和司機不一樣,做手術時絕對不會出現犯困的情況。”陳強說,“在十年前,我所在科室的一名醫生做過一臺長達36個小時的手術。”
  “我一名同事曾做過一臺36小時的手術”  (原標題:連續做十多個小時手術是家常便飯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v48mvlip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